2008年7月11日

碌落蓮溪舞渡船

藝術團體足跡自今年二月於窮空間舉行“冇眼睇4:修剪備忘錄”的演出後,劇中的人物咖哩骨博士又再度四處暢遊矮人國,並將於7月20及21日來到牛房倉庫分享有關“新橋”的故事,這就是“冇眼睇5:碌落蓮溪舞渡船”(Down in Lin Kai to Dance with Boats)。

講起“蓮溪”這個地區,兒時的回憶包括蓮溪廟、地攤、雞絲翅、永樂戲院的機動遊戲及磅體重機。然而,我從不敢進入蓮溪廟,因為小時候覺得它格外幽暗;地攤是我與弟弟最愛逛的地方,因為可以尋找得意及便宜的玩意,然後硬嚷着要老爸買;其後,老爸會哄我們說請我們吃翅,原來就是永樂旁邊的“雞絲翅”,但我們仍大口大口地送入嘴裡,樂也融融;最後的玩意就是坐在永樂戲院大堂中的機動船上,但老爸通常不會入硬幣,他說因為這樣才可以不受時間限制地玩,這也令我與弟弟深信不疑;最後,我們就會站上戲院中的磅重機量度體重,我記得磅重機的設計很特別,好有懷舊味,那張小卡片除了有我的體重外,背後還有運程,簡直是孩童的最愛。

此情不再,此地亦驟變,談到“蓮溪”,確實能勾起我不少兒時回憶。如果觀衆帶着“回憶”的心情來看這演出,不知道將會有何啟發?回憶的感覺不只在“蓮溪”,同時也在宣傳品上看到的一張“碌架床”,讓人感到親切。在我心中,它就如一個“馬騮架”,是爬上爬下玩捉迷藏的勝地;它又如一件大樂器,鐵製床身讓我用硬物敲打發出聲音;它又如一個私人小天地,床頭的橫面貼滿了喜愛的貼紙及明星照。而上下床最好玩的溝通方式,就是在床邊傳紙,又或是把東西扔上扔下互相對戰,而我就最愛睡在上格床,因為能夠每晚也“爬”上床,爬上一個自我的小空間。

“碌架床”、“蓮溪”及“渡船”拼湊的演出,加上鄭冬、朱焯信及胡家兆的口述記憶,相信咖哩骨博士也會帶領我們作尋根之旅。“沒有人知道,為甚麼這個碩果僅存的舊區,要被稱為新橋?沒有人知道!為甚麼這個沒有橋的地方會自稱為橋?沒有人知道!為甚麼一個沒有河的地方,卻說自己有渡船?‘遺物回收博物館’,就在一個無溪但叫溪的地方。”

沒有人知道,為甚麼這個戲名叫做“碌落蓮溪舞渡船”,那就不妨去看看吧!

刊於“澳門日報”藝海版2008-07-11

沒有留言: